人工养殖水产品和野生水产品哪个更安全?

2017-11-22
1821

水产品在动物食品中是最安全的,而且一般来说,海水产品比淡水产品安全,这主要是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,淡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、农业生产、生活污水的影响,而海水受这方面影响相对较小,所以海水产品比淡水产品安全。在海水产品中,离岸的产品比近岸的要安全,主要是因为离岸的环境要更干净一下,近岸更容易受到工农业生产的污染。在欧洲,离岸鱼类比近岸鱼类要贵得多。低龄的小渔如鲱鱼,位于食物链低端,生长期短,自然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在鱼体内积累相对较少;而一些生长期长的大型鱼类如金枪鱼,位于食物链顶端,生长时间长,通过食物链富集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体内较多,因此,一般来说,小鱼比大鱼安全。还有某些动物内脏不安全,比内脏经常是重金属富集的地方,在鱿鱼的内脏,镉的累积可以达到80毫克/千克。


除此之外,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:养殖产品和野生产品哪个更安全?中国人传统思想习惯认为野生产品不仅美味,而且安全,而人工养殖的产品不仅品质不好,而且不安全。因此野生产品比人工养殖的要贵得多。这与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有关,还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关。然而,在欧洲市场,野生的三文鱼价格只有养殖三文鱼的一半,难道欧洲人是傻了吗?

答案是否定的,主要一下几个原因:

1、首先,人工养殖三文鱼都是通过多代的人工选育改良和筛选,使它的品种更适用于人类食用。

2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野生水产品都比人工养殖的时间长,也就是前面的观点,累积有毒有害物质的机会就更多。野生三文鱼由于环境不可控,所以有害物质的积累无法考量,而欧洲人工养殖三文鱼采用的是良种良法,规范养殖,环境可控,所以更安全。大黄鱼在野生环境里一般要三到四年才长成,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只需一年半,生长期短,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更少,从数据上看也是人工养殖大黄鱼更安全。

3、在亚洲的日本,人们采购鳗鱼都选择人工养殖的,同样,养殖鳗鱼在人工环境下对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监测是可行的,而野生环境做不到这点。水产安全部门对养殖大黄鱼和野生大黄鱼曾经做过安全评估研究,发现挥发性化合物132种,在野生大黄鱼中更多地表现为某些环境污染特征化合物的含量较高,而在养殖大黄鱼中,含有更多由不饱和脂肪酸降解产生的化合物,是“腥味”的主要来源。


综合来看,人工养殖水产品比野生水产品更安全。但是,前提一定要是养殖环境选择、养殖操作规程、投入品品质安全控制都能按照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来执行。但是,我国在养殖实践各个环节,以及传统消费习惯等方面与水产养殖的发达国家(日本、挪威、丹麦)相比,仍然存在差距。


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

食物东方西方

野生动植物

滋补的、美味的、安全的不利于资源和生态保护、不卫生、不安全的
传统种养动植物从口感、风味、安全上次于野生的,但优于现代种养的从卫生和安全仍然不如现代农业的产品可靠
现代种养动植物口感、风味和安全都是不好的,不可靠的通过现代农业生产的是卫生、安全和有营养的


鱼的营养价值,主要体现在鱼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,主要看3个方面:一般的营养元素、必需氨基酸和鲜味。而事实上更多具体的实验数据显示,养殖鱼的这些指标均高于野生鱼。野生鱼在脏体比、肝体比方面显著高于养殖鱼,所以,胆固醇较高,当然,不同品种会有差异。


一般营养元素和氨基酸(%)



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矿元素氨基酸指数
江团(野生)82.2015.390.961.2373.01
江团(饲养)82.8016.110.951.4176.74
草鱼(野生)81.1313.940.621.2259.80
草鱼(饲养)
81.5917.080.411.4562.71
青波(野生)
77.0316.221.96
1.5163.01
青波(饲养)79.1819.031.871.6267.62
花鲢(野生)80.0017.71

0.67

1.6268.40
花鲢(饲养)80.0318.060.701.2169.40




参考资料:中国水产频道
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写下您的评论吧